為慶祝 Vacheron Constantin 創立 270 週年,品牌匠心獨運帶來創新視野,融合製錶技術、裝飾工藝與精巧機械人偶,打造出大膽且超越常規計時範疇的機械藝術傑作。歷經七年研發,匠心打造的座鐘命名為「La Quête du Temps」,搭載 6,293 個機械部件,其中時鐘裝置包含 2,370 個零件,外觀裝置由 1,020 個零件組成,配備 9270 機芯,融合機械人偶指示時間等 23 項鐘錶複雜功能,完美體現 Vacheron Constantin 攜手才華出眾的製錶大師、工藝大師、設計師、機械人偶工程師與天文學家,共同探索「時間」奧秘的精髓。

「La Quête du Temps」座鐘總高度超過一米,由穹頂、天文鐘、基座三部分構成。
頂部的天文學家機械人偶彷彿矗立於宇宙中央,頭頂的玻璃穹頂飾有星空圖與金色太陽圖案。機械人偶正前方,一輪立體月亮沿半圓形軌道逆跳運轉;其腳下以兩個相互嵌套的圓環顯示晝夜變化;左右兩側分別為弧形羅馬數字小時刻度和阿拉伯數字每 5 分鐘刻度區域,一改常規的按序排列佈局,玻璃穹頂描繪北半球星空,並逐一勾勒出星座圖案。

座鐘正面由四層鏡面水晶盤組成,佈局對稱保障清晰易讀。在鐘面上半部分,12 點鐘位置矚目設有超大尺寸的陀飛輪裝置,配備放大鏡以便清晰觀察其精巧內部結構,陀飛輪框架呈現品牌標誌馬耳他十字造型。陀飛輪視窗外緣鑲嵌一圈長階梯形切割鑽石。15 天的動力儲存顯示採用逆跳設計,弧形視窗鑲嵌青金石和月光石,呈現從藍色到白色的微妙漸變效果。陀飛輪右側的小巧視窗內設萬年曆功能的閏年顯示,星期和月份視窗分別位於 10 點鐘和 2 點鐘位置。背面描繪北半球星空圖,即時呈現星座軌跡,並可精準測量恆星日。上半部另設逆跳動力儲存指示器,以特別設計的藍色指針指示。外緣環繞多個同心圓,其中內圈以數字顯示月份,中圈標註季節、冬夏二至點和春秋二分點,外圈呈現占星學中黃道十二星座的代表形象。


天文鐘下方設有雙層底座,生動描繪太陽系,各大行星以瑰麗的弧面切割寶石呈現,底座下方的八角形基座內設有驅動機械人偶功能的機械裝置。當機械人偶功能啟動時,音樂家兼藝術總監 Woodkid 專為此創作的樂曲隨即奏起。

全新座鐘將於 2025 年 9 月 17 日至 11 月 12 日亮相法國巴黎羅浮宮「Mécaniques d’Art」特別展覽,作為核心展品,標誌著 Vacheron Constantin 與羅浮宮歷史性的新篇章。
至於 Métiers d’Art 藝術大師系列 Tribute to the Quest of Time 腕錶,同樣融合工藝、創新與美學,絕對是一枚巧奪天工的時計作品。限量 20 枚、直徑 43 毫米白金錶殼的工藝時計,歷經三年研製,搭載全新品牌自製 3670 手動上鏈機芯,融合 4 項專利申請技術,腕錶配備雙面錶盤,正面採用雙逆跳顯示設計,利用機械人偶雙臂以「活躍」與「靜待」兩種方式顯示時間。




當腕錶處於「活躍」模式下,機械人偶雙臂如傳統指針般持續轉動,清晰指示小時和分鐘變化;而在「靜待」模式下,計時功能僅在背景運行,機械人偶雙臂自然垂放於兩側,直至佩戴者按下錶殼側面 10 點鐘位置的功能按鈕,雙臂隨即抬起以指示時間,再次按下按鈕,雙臂恢復至初始靜止狀態,完美地向 La Quête du Temps 座鐘致敬。




Image Courtesy of Vacheron Constant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