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秘密任務到傳奇開端
一切傳奇的起點,往往皆源自無法複製的歷史契機。1930 年代,Panerai 應意大利皇家海軍的需求,開始為其蛙人部隊與水下突擊隊研發專業計時儀器。在極端環境下,讀時的精準與清晰關乎任務成敗,甚至生死存亡。於是,Panerai 創製出首代具備夜光塗層的腕錶,其標誌性的碩大錶殼、三文治夾層式錶盤(為填入大量夜光物料而設計),以及線型錶耳,皆是為了方便潛水員在黑暗中戴著厚重手套時,仍能如常操作閱讀時間。這一段為軍事而生的歷史背景,替 Luminor 注入與生俱來的可靠性、硬核色彩與神秘感。

若說軍事歷史是 Panerai 製錶哲學的內涵,那麼設計便是 Luminor 征服世界的利器。其最核心、最具辨識度的元素,無疑是那座宛如拱橋般的錶冠護橋(Crown Guard)。
這項於 1950 年代獲得專利(因此其上鐫刻着「REG. T.M.」字樣)的裝置,在製錶世界裏無疑是個異類。那個時代的主流審美,仍沉浸在正裝錶(Dress Watch)的優雅與纖薄之中,而這塊突兀的金屬部件,以其近乎笨拙的體積和機械結構,純粹為解決一個技術難題而生:確保意大利海軍蛙人在極端水下環境中,錶冠不會因意外撞擊或誤觸而令腕錶進水,從而保障任務的成功與隊員的生命。

這項設計是當年「形式追隨功能」(Form Follows Function)主義的極致體現,毫無妥協,甚至懶得對美學有一絲諂媚。它打破了傳統錶殼設計的單調輪廓,賦予錶側極具機械感與力量感的視覺焦點。這不僅是一個部件,更是一個宣言,宣告這枚腕錶的實用主義哲學與不妥協的硬派態度。搭配從未改變的枕形錶殼、極簡的面盤佈局(早期甚至只有兩針),以及寬闊的錶帶間距,共同構築了一套完整、純粹且極具衝擊力的設計語彙。

黑夜深海中的永恆亮光
說回 Luminor 這系列命名,其源自於 Panerai 革命性的夜光技術。早期鐳基塗料(Radium)因其有害放射性被淘汰後,Panerai 在 1949 年開發以氚(Tritium)為基礎,對人體更安全的夜光化合物,並註冊成為了「Luminor」商標,而此創新物料則帶來了 1960 年代初第一代 Luminor 腕錶的誕生。當年的 Luminor 夜光技術,最後蛻變成今天的 Super-LumiNova。時至今日,品牌在其腕錶上採用的 Super-LumiNova 之效能,依舊是業界中的最高標竿。
而這項夜光技術的意義,亦遠遠超過了實用範疇。那在黑暗中綻放的強烈、持久、均勻的綠色或藍色光芒,已成為品牌的獨特標識。它讓腕錶在任何光線下都擁有極高的可讀性,更在視覺上創造了強烈的戲劇張力:白晝時的低調內斂與暗夜中的璀璨奪目,形成鮮明對比。這道光,是它從深海帶回來的印記,是實用功能的結晶,最終卻昇華為最具感染力的品牌圖騰。
1993 年,Panerai 首次進入民用腕錶市場,發表 Luminor ref. 5218-201/A、Luminor Marina Militare ref. 5218-202/A 和 Mare Nostrum ref. 5218-301/A 系列腕錶。在 Luminor 系列進入公眾視線的初期,它只屬軍錶愛好者的小圈子玩意,直至 Sylvester Stallone 在意大利偶然購得一枚 Luminor,對它極為鍾愛,於是要求 Panerai 為其特別製作一枚 Luminor 在 1996 年電影《Daylight》中親自配戴,其後更與品牌合作,推出以其暱稱「Sly」命名的個人系列 Luminor Slytech。在這位以 Rambo、Rocky 等硬漢角色深入民心的國際巨星加持之下,瞬間將 Luminor 與終極硬漢的形象緊密綁定,並將其推向全球流行文化的中心。從此,Luminor 不再只是一隻性能優異的工具錶,更成為代表男性氣概與冒險精神的終極配飾。其後,從 Arnold Schwarzenegger、Dwayne Johnson 到 Jason Statham,無數荷李活動作巨星的腕間都出現了它的身影,持續鞏固其作為「硬漢標配」的 Icon 地位。

經典新詮釋 Luminor Marina Titanio
Panerai 於 2025 年重新演繹 Luminor Marina 系列經典,推出全新作品——Luminor Marina Titanio PAM03325。這款腕錶以獨特設計語言,把 Panerai 對高科技材質的完美掌握,融合到極具辨識度的橄欖綠色調之上,並向品牌深厚的軍事淵源致敬。
新作採用五級鈦金屬打造 44 毫米錶殼,經拉絲工藝處理呈現細膩質感。Panerai 運用鈦金屬的歷史可追溯至 1980 年代——當時品牌創製出 Millemetri 原型腕錶,其優異的抗腐蝕與耐磨特性,賦予腕錶強悍耐用的表現。腕錶搭載全新 P.980 自動上鏈機芯,提供三日動力儲存。其橫跨式擺輪橋板結構進一步提升走時穩定性與精準度,並配備停秒裝置:拉出錶冠即可暫停擺輪運作,實現精準時間設定。
特別值得關注的是,今年的 Luminor Marina 系列新作是 Panerai 首次於常規系列中應用 Super-LumiNova X2 夜光塗料。這種創新材質大幅提升發光亮度,確保在光線微弱環境下仍清晰易讀,向 Luminor 昔日協助海軍執行深海任務的冒險精神致敬。


巨錶浪潮
歷史的趣味在於,它總在等待一個恰到好處的轉折點。整個 1980 年代末至 1990 年代,腕錶界的審美風向經歷了一場靜默的革命,人們逐漸厭倦了石英危機後期那些千篇一律、輕薄無趣的錶款,開始追求更具存在感、更能彰顯個人風格的作品。這股回歸機械的浪潮,伴隨著對復古和工具錶的重新發現,大口徑腕錶的熱潮從此像龍捲風般來襲。
更大、更厚、更具個性的腕錶開始從邊緣走向中心——它代表著更自信、更狂放、更追求自我的態度。就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,Panerai Luminor 挾其近乎傳奇的身世與極具衝擊力的外型,強勢登場。其龐大堅實的錶殼(動輒 44 毫米甚至更大)、標誌性的錶冠護橋、以及極簡的三文治式錶盤,為當時錶壇帶來了一種前所未見的粗獷美學。
Panerai 的「大」不僅是尺寸,更是一種氣場,一種宣言。Luminor 不僅乘上了巨錶浪潮,它更以鮮明的歷史故事與無可替代的設計語言,定義了這個風潮,成為 1990 年代最具辨識度、最令人渴望擁有的腕錶 Icon 之一。


Our Final Verdict
Panerai Luminor 的成功,是一個無法被簡單複製的例子。它並非以薄取勝,亦非以繁複功能稱王。它的經典地位,源於其純粹的功能起源所帶來的真實故事與可靠性;它的 Icon 身份,則歸功於那極致鮮明、自成一格的設計語言,在腕間構築出無可替代的視覺霸權。歷史賦予其深度,設計賦予其辨識度,而技術則豐富了其能夠傳頌後世的內涵。
它證明了,真正的經典設計,往往誕生於對功能的不懈追求,而非對潮流的盲目迎合。當浪潮來臨時,那些擁有最獨特骨骼、最堅實內核的設計,終將脫穎而出。
Luminor,這道永恆的「黑暗之光」,以其不容置疑的存在感,證明了真正的 Icon,根本不需要迎合潮流,它本身,即是潮流。

ICONIC FEATURES 經典細節解構

1 三文治式錶盤——由 Panerai 發明,旨在呈現最佳光亮度。錶盤由經過鑽孔加工的上部盤片與堅固的下部盤片重疊而成,而發光物料則讓其發出光芒。

2 小秒盤顯示——這項功能最初誕生於突擊隊員對任務與腕錶完美同步的需求。

3 錶冠護橋——專利的槓桿式錶冠護橋已成為品牌的獨特標誌。裝置旨在確保腕錶的防水性能,同時防止錶冠遭受意外撞擊或損毀。

4 夜光物料——Radiomir 腕錶是 Panerai 首款加入夜光塗料的作品,採用鐳基物料製作,這種物料後來被以氚為基礎的 Luminor 取代,最後蛻變成今天的 Super-LumiNova。
Timeline: Luminor 系列簡史

以更流線的 44 毫米 PVD 塗層鋼殼與極簡方形線條重新演繹 6152/1,成為系列中首款鐫刻 Luminor Marina 字樣的錶款。

品牌被 Vendôme 集團(Richemont 集團前身)收購後推出的第一個錶款,搭載 Panerai Caliber OP II 手動上鏈機芯,致敬 1993 年首度面向民用市場的錶款。

PAM312 作為首款搭載品牌自製 Cal. 9000 機芯的 Luminor Marina,具備三日動力儲存,錶殼設計靈感源自 1960 年代的 6152/1。

品牌首次使用一種會隨時間而變色的材質——青銅來打造錶殼,配戴者可以利用青銅易氧化且產生綠繡的特性,「育成」專屬於自己的錶款風格。

誕生於 2016 年的 Luminor Due 是現時 Panerai 最年輕也最靈巧的系列,錶殼更纖薄、更輕巧、更時尚。

革命性地採用 3D 列印鈦金屬錶殼,搭載具有陀飛輪調速器的 P.2005/T 鏤空機芯,是得力自品牌 Laboratorio di Idee 製錶創意工坊最令人驚豔的傑作之一。

Luminor 系列開啟新篇章而推出的 PAM3312,防水性能升級至 500 米,並採用新一代 Super-LumiNova X2 夜光技術,確保即使在最深暗的海域仍清晰可讀。
文章轉載自 9 月份《GQ Hong Kong》創刊號《GQ WATCHES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