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後美學的純粹覺醒
要理解 Patrimony 的永恆魅力,必須回溯至其誕生的設計美學源頭——1950 年代。彼時二戰硝煙散盡,百廢待興的世界渴望秩序、寧靜與理性的回歸。在藝術與設計領域,極簡主義開始取代繁複的裝飾藝術風氣,追求「形式追隨功能」的本質之美。1950 年代亦是 Vacheron Constantin 迎來重大改革,正值創意蓬勃且在製錶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的黃金時代。為了致敬品牌誕生 200 周年,當時的錶匠殫精竭慮要創製出一枚劃時代的機芯,終於在 1955 年,推出了對 Vacheron Constantin 極富歷史意義,亦成為了傳世經典的編號 1003 機芯。這機芯厚度僅有 1.65 毫米,創下了當時全球最纖薄機芯的驚人記錄,並從此開創了 Vacheron Constantin 製作纖薄機芯之門;而這枚 1003 機芯時至今日仍被奉為製錶史上最高成就的手動上鏈機芯之一,這是後話。
1003 機芯面世之後兩年,Vacheron Constantin 把它搭載在 Ref. 6179 錶款之上,而這枚極簡設計的經典作品,便正正是 Patrimony 的靈感來源,並於 2004 年發展成品牌旗下一個獨立系列。這款以超薄為核心理念的作品,摒棄一切冗餘裝飾,僅以最精煉的圓形錶殼、纖細的錶圈、略微拱起的錶盤、纖巧的棒狀指針、簡約時標和「珠粒式」分鐘刻度圈示人。這些設計細節看似簡單隨意,但其實所有線條、比例、弧度,都經過錶匠的細心思量及反覆試煉,為求得到最完美的平衡,甚至連時標與指針的距離,也都經過精準計算。
從此,純粹、纖薄、簡約成為了 Patrimony 系列最核心的 DNA。它不僅是 Vacheron Constantin 的一次美學革命,更承載着二戰後人們追求理性、簡約與內在價值的時代精神。

鋒芒內斂的低調奢華
Patrimony 的偉大之處,在於完美駕馭視覺上近乎「無設計」的至高境界。它深諳「less is more」的設計哲學,將簡約推向極致。要在如此簡潔的設計中融入變化與新意,同時亦忠實保留系列的核心氣質,顯然是比推砌複雜功能更高難度的事。Patrimony 的錶盤設計往往僅保留最原始的時分秒針顯示,營造出如無風湖面般的極致純淨。這種留白,賦予了時間本身最大的尊重與想像空間。
Patrimony 看似極簡,各項細節卻經得起最嚴苛的審視:錶殼採用複雜的多級打磨,從鏡面拋光到細膩緞面拉絲,在不同光線下折射出豐富層次;錶耳弧度經人體工學優化,確保配戴舒適且線條流暢;即便最不起眼的錶冠,其比例、紋路與嵌入錶殼的契合度都經過精心設計,低調中盡顯非凡質感。這種低調的奢華,僅僅透過無懈可擊的比例、頂級的材質,以及肉眼難辨的極致工藝無聲彰顯。只有真正懂錶、理解工藝價值的人,才能一眼識破其深藏不露的尊貴。
Patrimony 系列並沒局限於僅生產最基本的大三針錶款,當中亦曾衍生出如 Patrimony Traditionnelle 等分支,在保持系列整體簡約風格的前提下,謹慎融入如陀飛輪、萬年曆、三問報時甚至時間等式等頂級複雜功能。不過它的非凡之處在於,即使搭載最複雜的機芯,錶盤設計依然力求乾淨清晰,複雜深藏於機芯之中,外在依然保持令人心靜的簡約。這種低調的複雜及化繁為簡的美學修為,正是品牌深厚功力的體現。

品牌 270 周年限量版
今年是 Vacheron Constantin 慶祝品牌創立 270 周年的重要日子,為隆重其事,Patrimony 系列分別推出了四個限量版錶款,當中包括基本的自動上鏈腕錶和較複雜的月相逆跳日曆腕錶,兩款均有白金和粉紅金材質可供選擇。這些腕錶的共同特點是,錶盤上均飾有獨特的馬耳他十字圖案,機芯則有「Côte Unique」飾面和 270 周年紀念標誌。
首先是搭載品牌自製 2450 Q6/270 機芯的 Patrimony 自動上鏈腕錶 270 周年限量版,40 毫米白金或粉紅金錶殼搭配銀色錶盤,綴以精緻的 270 周年紀念圖案,錶盤簡約地顯示時、分和中央秒針,與 6 點鐘位置的日期視窗相得益彰。腕錶更設有停秒系統,提供 40 小時動力儲存,粉紅金款和白金款各限量發行 370 枚。
至於 Patrimony 月相逆跳日曆腕錶則採用 42.5 毫米錶殼,同樣飾以靈感來自馬耳他十字的 270 周年紀念圖案。錶款配備每 122 年才需調校一次的逆跳日期顯示和精密月相,清晰易讀之餘,同時亦為設計增添詩意。搭載自家製 2460 R31L/270 自動上鏈機芯,粉紅金款和白金款各限量發行 270 枚。

隱於袖口的藝術
一枚優雅得體的正裝錶(Dress Watch),不僅是西裝的完美延伸,更是成熟男士對生活藝術的低調宣言。當襯衫的袖口微微抬起,一枚簡約而精緻的時計若隱若現,它所傳遞的不僅是時間,更是對傳統的尊重、對細節的執著以及對自我的要求——這種無聲的表達,正是當代紳士精神最含蓄而有力的詮釋。
創立於 1755 年的 Vacheron Constantin,作為製錶歷史上持續營運最悠久的品牌,其 Patrimony 系列正是這種紳士精神的現代化身。當現代男士配戴這樣一枚承載歷史的時計,他不僅是在展示一件配飾,更是對工藝的敬畏、對傳承的尊重,以及對低調生活哲學的認同。
真正的紳士品格從不喧囂,而正裝錶正是這種氣質的最完美體現。與運動錶或複雜功能腕錶的張揚不同,一枚合格的正裝錶必須恪守「隱於袖口的藝術」。這種克制美學,在社交場合中構築起獨特而不用宣之於口的密契:在商務談判中,它暗示配戴者的嚴謹可靠;在晚宴上,它展現不經意的文化底蘊;在日常工作中,它成為低調精英的身份密碼。正如英國訂製西裝聖地 Savile Row 流傳的一句名言:「紳士的袖扣不應被強調,但必須存在」——正裝錶的存在邏輯,正是如此。


Our Final Verdict
在腕錶潮流瞬息萬變、審美更迭加速的當下,Patrimony 就宛如一座沉靜的方舟,始終以不變的純粹應對萬變的世界。它不喧囂,卻擲地有聲;不張揚,卻光芒萬丈。它提醒我們:真正的奢華並非外在的堆砌,而是內在的豐盈;真正的經典無需追逐潮流,因為它自身就是潮流的定義者。
當人們凝視 Patrimony 那純淨無瑕的錶盤,感受到的不僅是時間的流逝,更是一種穿越時空的寧靜力量和對永恆之美的深切共鳴。它不追逐複雜功能或炫目外觀,而是將最基礎的讀時做到極致完美。這,便是 Patrimony 作為時代 Icon 不朽魅力的根源。


ICONIC FEATURES 經典細節解構

1 圓形錶殻——Patrimony 系列腕錶以其經典的圓形錶殼著稱,體現了簡潔美學。

2 纖細錶圈——造型纖巧的錶圈,既能突出腕錶整體的超薄設計,同時亦為錶盤預留出更開闊的空間。

3 微拱錶盤——為呈現出肉眼幾乎難以察覺的微拱弧度,錶盤的衝壓工藝需達到微米級精準度。

4 棒狀指針和「珠粒式」分鐘刻度圈示——將時間顯示打造成最精鍊簡約的點與線,而各部分的比例與距離都經過精密計算而達致完美平衡。

5 極簡風格——呈現「less is more」的設計哲學,避免多餘的裝飾,以留白手法賦予時間更大的想像空間。
Timeline:Patrimony 系列簡史

1957 年面世的 Vacheron Constantin Ref. 6179 錶款,搭載厚度僅有 1.65 毫米的傳奇 1003 機芯,而這枚錶正是後來啟發 Patrimony 系列誕生的靈感來源。

Patrimony 系列正式面世,在結構嚴謹的直線與弧線之間體現完美平衡。

Patrimony 超薄三問錶款面世,雖然內部搭載了極端複雜的手上鏈 1731 三問報時機芯,但整體造型依然出奇地低調優雅;而憑着 8.09 毫米的厚度,讓它一躍成為史上最薄三問錶。

推出 Patrimony 超薄萬年曆錶款,其機芯厚度僅為 4.05 毫米,配備設計優雅的萬年曆顯示,可精準運作至 2100 年。

推出 Patrimony 逆跳星期日曆錶款,除帶來別開生面的逆跳顯示外,經典的三文魚色調錶盤設計亦宣佈回歸。

為慶祝系列問世二十周年而推出的 Patrimony 自動上鏈腕錶限量作品,與法國設計師 Ora ïto 合作打造,錶盤上飾有無數個同心圓,宛如漣漪般陣陣蕩漾。

為慶祝品牌創立 270 周年推出 Patrimony 自動上鏈腕錶和月相逆跳日曆腕錶,並且以馬耳他十字為靈感設計出 270 周年專屬的錶盤圖案。
文章轉載自 9 月份《GQ Hong Kong》創刊號《GQ WATCHES》